Ivy 100 Education

常春藤100教育

申请助学金会影响名校录取吗?

常春藤盟校于几年前就公布了新的财务援助方案,声称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将取消奖学金计划中的贷款部分,使得学生们在毕业时不会背负任何还款压力。而这些名校所提供的优厚奖学金(包括学费、食宿费、学杂费、书费、旅行支出和个人零花钱)的资金来源,基本上取自于历年校友馈赠和捐助所构成的校务基金,以及其投资收入。但过去一些年经济危机使得这些名校的投资损失巨大,像前几日的新闻报道中提到,哈佛大学376亿的校务基金,一下子就损失了近百亿,耶鲁大学的损失也有近1/3,其他学校的情形也类似。

那么今年申请财务援助(Financial Aid)的同学会在录取时受到影响吗?这一期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在前面的篇幅其中,我们曾谈到过常春藤盟校和美国其他著名私校奉行的是闭眼不看录取法 (Need Blind Admission) ,就是说学校在录取时,只考查考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不看家庭收入和负担能力。一旦被录取,录取部门才将该考生档案转到财务援助部门,由后者根据家庭收入和报税记录核准,发给按需分配的奖学金(Need Based Financial Aid)。在这些学校的网站上或它们发布的公开信息中,都声称继续坚持上述原则。

但在近几年大温地区录取的同学其中,就有不少家长对此有疑问。如同一所中学的孩子,申请资助的被拒,而没有申请资助的被录取;甚至是SAT考高分,并申请了资助的被拒,而SAT考分相对低一点,但没有申请资助的,最终被录取;这的确是一个事实。可是如果从整个哥华温地区被同一名校录取的情况来看,上述疑问并不尽其然,也就是说,SAT考分相对较低,也申请了资助的同学照样有被录取的。按照一些曾担任过名校录取官员的资深专家的说法,在常春藤盟校按需分配的奖学金政策前提下,拿到高额奖学金的孩子们一定是该名校最中意的学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常春藤盟校和其他著名私校是否完全按照它们所承诺的那样,在招生中始终坚持只看成绩和素质,不看家庭社会地位和收入,美国社会对此还是有所保留的。几年前在哈佛大学双月刊《哈佛期刊》 (Harvard Magazine) 上登载了一篇由William G. Brown 博士所领导的一个基金会完成的长篇研究报告。William G. Brown博士曾于1972到1988年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现任该学校名誉校长。这篇报告引用了大量资料说明,常春藤盟校录取的学生中,来自富裕家庭的比例(家庭年收入高于12万美元以上)仍占大多数。其中哈佛大学的情形算“最公正”的,富裕家庭的学生比例也占73.9%,而来自超低收入家庭(年收入在33,000美元以下)的学生比例只有6.8%,当然众名校对此的解释为,极其优秀的孩子中碰巧大多数出生于富裕家庭。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组资料,常春藤盟校每年获得的捐助金额数目巨大,但各校公布的年收入其中,约30%仍来自于学生家庭缴交的学费,这个比例相当高。这些名校是不是更倾向于招收能负担得起费用的家庭考生呢?没有哪一所学校肯公开承认这一点。

但确实常春藤盟校对于学生家庭的期待是,每一位家长都该为孩子的高等教育付出应有的贡献。在笔者与这些名校的前录取官员的互动中,有这样一点心得: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父母都应该有合理的付出,否则恐怕会收获“遗憾”,尤其是在当下对名校和家庭来说,都称得上是一个困难时期;如果家庭一点也不想付出的话,除非自己的孩子是一位传奇人物(Legendary Person)。

不少家长和孩子们对于在报考过程中,如何把握申请财务援助(即奖学金)的尺度上,往往颇费心思,甚至进退两难,到底应当如何抉择呢?

在这次经济大萧条之前,常春藤盟校和许多其他名校都号称是巨富,它们都推行不看需求录取法(Need Blind Admission),即录取决定不会考虑学生家庭的支付能力。名校们承诺对于被录取的考生,校方都会完全满足其财务上的需要。但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报考的学生及家长们纷纷猜测,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名校的巨额投资大大缩水,加上捐助金额的减少,学校必定要紧缩开支,这样它们会更喜欢招收有能力支付全额费用的来自于富裕家庭的考生,而出自低收入家庭、准备申请奖学金的考生会处于不利地位。这两年的事实证明在某种程度上确是如此。

众名校其中,只有常春藤盟校和著名文理学院,像威廉姆斯、阿姆斯特、卫斯理女子学院在内的全美排名前25位的大学或学院,仍维持一贯的政策,有的甚至还有意多拨款项,在困难时期鼓励和吸引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报考。而更多的名私校在相当程度上,都把不看需求(Need - Blind)的录取悄悄改成了要看需求(Need - Aware)的录取;也就是说,在做录取决定时,它们是把一只眼睛放在该考生家庭是否能负担得起这一条件上。《华盛顿邮报》今年的一篇文章透露说,有的名校在录取前就把一定比例的新生名额保留给那些家庭能负担起全部费用的考生。同时,一些公立大学中的超级名校,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北卡大学、密歇根大学等都逐渐加大招收外州的学生(这些学生必须缴交比本州学生高许多的学费,因此应该是来自收入高的家庭)。

在常春藤盟校的历史其中,富有家庭学生总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就如耶鲁大学录取部门主任Jeremiah Quinlan指出的那样,上世纪50年代耶鲁学生中至少2/3是缴付全费进来的,而今天学校也只是为1/3的学生提供资助。从整体来讲,名校中录取学生的家庭收入依然要比全美家庭收入平均水准高许多。SAT考分本身就与家庭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有人就说录取规则里对SAT考分的偏重,实际就是对财富的偏重。至于对艺术和运动才能的要求,也明显是向富裕家庭倾斜,因为只有富裕家庭才能负担得起此类活动的花费。学者Daniel Golden 名为《录取价格》 (Price of Admission) 一书中就指出,杜克大学一直以来在它的每一个班级都保有预留名额,被称为“发展型录取” (Developmental Admits) ,专门替父母或祖父母能做大额捐助的考生设置。

近10年来,全美排名前50位的顶级私立大学,均设法以财务援助的方式来达到录取新生多元化的目的。而读名校的费用也真不是小数目,一般来说,家庭年收入低于18万美金的考生,都或多或少地能得到这类不必偿还的奖学金。在经济繁荣年代,名校们获得的捐助款项每年以8%的幅度增长,学校当然有能力来满足各类考生的需求,但现在的情形是它们的不再富裕了。专门为著名私立大学提供录取和财务援助政策咨询的高级顾问C. Anthony Broh就指出,现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后的私立大学,很难再遵循不看需求的录取法。其中塔夫斯大学的做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其录取部门主任Lee A. Coffin谈起了他和同事们去年在录取过程中的经历:录取委员会在按照不看需求录取法筛选新生的过程中,当进度完成到95%时,学校年度的财务援助金额已经用尽,余下的5%新生,只能从中挑选那些能全额负担得起的申请人。还有一些名私校,像鲍登学院、布兰代斯大学、科比尔学院、米德伯瑞学院和华盛顿大学去年都没有完全按照不看需求录取法;即使是常春藤盟校中的哥伦比亚大学,也将2010级的新生名额增加了50个,许多人猜测这50个名额很有可能是专为那些能自付全费的国际留学生预备的。通常国际留学生所缴付的全费,约为学校培养该学生实际费用的一倍半到两倍左右,也即是说,付全额费用的学生实质上是帮学校负担了其他学生的部分费用。

从上述讨论来看,由于受到经济萧条的巨大影响,众名校们已经暗地里或在某种程度上将是否申请奖学金作为录取决定中的考虑因素。对于今年报考的同学们来说,就应该更小心地依据自己的综合实力来确定具体策略,对于是否申请助学金,或申请额度多少,或是否选择性的申请等问题需仔细考量,才能把录取机会尽可能增大。

文章类别